为深入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扭转顺义区居民高血压高患病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的现状,探索出一种适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层面实施,简单、有效提高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模式,2016年,区疾控中心联合北京大学医学部开展《应用阶段变化模型和自我效能理论提高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干预研究》项目。
据2014年最新监测数据表明,顺义区18-79岁常住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6.4%,而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53.25%、21.73%。为此,区疾控中心结合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要求,联合北京大学医学部开展该项目,希望通过系统研究,探索一种能够简单、有效地提高我区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模式和具体方法,提高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血压水平和心血管事件发生。
4月22日上午,区疾控中心组织召开项目启动会。中心主管主任、项目点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院长、健康教育相关工作人员及北京大学医学部孙昕霙教授团队等共计30余人参会。会上,相关人员结合我区高血压的现状及开展本项目的目的、意义,项目方案做了培训。最后,区疾控中心主管主任强调开展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干预研究项目不仅是创建慢病示范区工作的一部分,是结合我区高血压防控工作现状而开展的有针对性研究,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顺义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具体举措,因此要求各单位积极配合,克服困难,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
此项目是区疾控中心联合北京大学医学部申报的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也是区疾控中心首次作为合作单位参与申报、实施并获得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项目。下一步将尽快开展社区医生培训、研究对象招募、开展干预活动等一系列工作。整个项目预计5月份开始,持续到2017年底结束。